撰文/靜一;攝影/陳亦珍
如果問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是什麼?
您,會怎麼回答呢?
修行者的生活空間:
95公分寬的木板床。
為了便於清潔,我讓床上空無一物,沒有床墊,沒有床罩,沒有任何裝飾。直到就寢時,才張開一條薄被當作墊底,一條棉被,一個枕頭,成為暫時休憩身心的庇護所。
每次要鋪上薄被時,就會清楚看到床板上,四散著細微的灰塵、皮屑、毛髮。總讓我想起,我也是這麼一顆灰塵,躺在天地之間的灰塵上,孑然一身。
43公分寬的衣櫥。
因為白天都穿著一樣的衣服,感恩台灣的氣候宜人,冬夏溫差不大,所以即使加上四季變化,加上或文或武不同情境的衣褲配件需求,也塞不滿這個衣櫥。
因為每天的服裝相同,反而更能專注於觀察身體的變化。臉上的細毛長了,手臂、腰間的肌肉變鬆弛了,心肺動能從怎麼操練都無感,到漸漸「有感」。取代過去選衣服的思緒,每天一早的啞鈴重訓,讓我很直接就能判斷,今天上場的新細胞,是否夠力。
唯一仍在不停延伸的物質空間需求,來自於對生命的種種疑問與探索。有形的是書櫃,是電腦裡不停擴充外加的硬碟;無形的是無上限的腦容量,與渴望能越來越寬闊的心。
所以,
若問生命裡最值得珍惜的是什麼?
我會說,是【時間】。
或者該說是...
【用時間串起的這一切】。
無正諦信心念迷思,
猶豫不解缺信不悟,
於正法中含善種子,
滅除惑業明真如法。
(上人手札)
生命的起點:是出生。
生命的終點:是死亡。
起點與終點之間:
是【時間】創造的種種因緣。
晨語故事裡,提到一位愛子心切的媽媽,因為擔心兒子考試考不好,四處求神問卜,後來竟然出現幻聽的現象,因為聽到腦海中一個聲音下令,於是親手挖瞎了自己的眼睛。
多麼令人心疼的媽媽,過度焦慮於孩子的考試,竟落入這樣極端的自殘,讓家人多麼傷心。也不禁回過頭來檢視自己:
我們每一天的努力,是否走對了方向?
是否幫助了他人?幫助了自己?
或許,每個人的人生目標有所不同,但是,觀察修行者學習的過程中發現,讓身心穩定,是讓這個載道器有足夠的體力與注意力,去深入判斷下一步方向的重要基礎。
那麼,要如何才能讓我們的身心穩定呢?
馬上想起上人提醒了N次的【三無漏學】戒、定、慧。
【戒】
應該做的要做。
不該做的不要做。
對於正確的道理,做就對了,不要猶豫。
【定】
因為有所為,有所不為,恆持之中,漸漸身心穩定,得以往既定目標專注前進,不分心。
【慧】
專心一意,深入修行。所得發現,就是實際深入人間大藏經後所悟的道理。明白了道理,可千萬不要就此停步,還要將這道理納入戒中,奉為圭臬,繼續持行。
如此,由戒生定,因定生慧,循環不息,煩惱漸漸無法入心,故稱「無漏」,不因莫名的煩惱而白白漏失時間,漏失智慧,漏失原本我們能創造的種種因緣。
想起上人所說:精,是不雜。
排除雜亂分心的,漸漸專注,而至毫無猶豫。
進,是不退。
持之以恆,每有發現立即付諸實行,精益求精。
突然發現,
研究學問如是,強身健體如是,
拔除眾苦如是,傳法人間如是。
秘訣無他,戒定慧中持續精進。
聽起來很硬,
不過,轉頭看看那些心無旁騖,
專心一志的投入者的神情,
痛快人生,雖有痠痛,心無不快,
妙哉人生,心滿足矣。
原來,是這樣的心境...。
【晨鐘起薰法香】複習《靜思妙蓮華》第697集 正諦正信 善種滅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