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21年1月17日
地點:臺南分會靜思堂2樓
撰文/林靜君;攝影/陳靜惠
在完成三場聯區歲末祝福後,17日下午,證嚴上人在臺南分會靜思堂二樓和慈濟家人展開一場溫馨聯誼。其中人醫會由高以信醫師偕同團隊分享,志工跟醫師們秉持「以人為本 以病為師」的精神,穿梭在臺南偏遠山線和海線的身影,給予需要的民眾健康和愛的守護足跡。
山區醫療團隊,在玉井、楠西、南化等地穿梭往診,對人醫團隊來說,不僅是發揮醫療專長為長輩拔除病苦,每次的互動關懷,溫暖長輩的心,才是他們最大的心願。其中有位王先生身體有六部位手術過,需靠助行器行走。在二○一七年五月人醫會前去往診及針灸;在十一月就由簡瑞騰院長安排頸椎手術。在當區志工的陪伴下,太太已於二○一九年受證慈濟委員,王先生也於去年(2020年)開始見習。
南化關山義診的因緣,緣於二○○八年卡玫基颱風重創臺南南化區,雲嘉南區慈濟人醫會在地方耆老阿貴伯和里長的邀約下,從二○○九年三月開始走入南化區關山里,為當地鄉親進行義診及往診,十多年來從不間斷,不但有中醫、內科、牙科,還有推拿整復師、藥師、護理師,他們在活動中心義診,也會安排志工前來義剪。
另外海線醫療團隊是臺南市官田區將軍七股線,每月一次,每次重點服務約六人次。還有身心障礙院生因無法配合治療,常被拒於一般牙科診所之外,成為醫療的孤兒。人醫團隊服務身心障礙教養院十五家,以口腔保健、牙科診療為主,每月二至三次,全年約一千三百人次。學甲鴻達牙科謝博丞醫師,在二○○八年加入人醫會,媽媽謝莊筍女士一路護持,也於二○一四年受證委員。現在謝醫師小學四年級的兒子,也會跟診,從小耳濡目染。此外,人醫會團隊每月一次靜思堂發放義診,服務約八十人次的街友、寒士、獨居老人等。
在《心室效應》一書中,上人開示:「有苦的人走不過來,有福的人就要走過去。人生能有這樣的『雙線道』,陷入苦難中的人,就能在愛心人士的扶持下得救。」
能付出就是有福,只要被這群人醫菩薩踏過的土地,苦難的人也有福了,他們先天的無奈,就能被愛慢慢的彌補起來,重建生命的尊嚴。時間、空間、人與人之間,這些話印證在現在人醫菩薩的身行上,令人讚佩動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