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隨師筆記】抄經招菩薩 見苦知福樂參與

0觀看次
A- A+

撰文/溫寶琴;攝影/周幸弘

秉持著上人的祝福「抄經傳法脈 宗門大啟開」之宗旨,新營共修處於兩年多前(2018年3月)成立《無量義經》抄經班,為了接引會眾參與,每個月兩次的共修,時間就訂在單週的星期六下午。

每次共修前,先恭讀《慈師父講古》,班長會事先邀請一位學員作功課,為大家導讀,從中認識慈濟草創時期的艱辛,也讓學員分享讀書後的感想與法喜。

學員從慈濟故事中,了解了「竹筒歲月」的意義,進而啟發了慈悲行善的念頭,每年還有二次竹筒回娘家的活動。

抄經也要行經,學員不僅響應東非水災、菲律賓風災的募心、募愛,更身體力行做環保。每星期六早上至新營民生環保站,由環保幹事李慧娟師姊、林桂麗師姊協助指導做分類,在環保中學習六度波羅密,帶動環保心靈化,至今已持續一年半。

抄經班成立一年後,開始帶動學員聞法,希望做到上人所期許的,人人能做人間菩薩,從「信解行證」中落實佛法生活化。

因工作團隊用心有溫度的陪伴,今年有二位受證,明年有四位學員──黃永丞、張淑娟、陳寶姬、樂美鳳參加培訓,另外有三位參加見習。

學員黃永丞曾因職場上擔任要職,工作壓力大,加上個人求好心切,造成身心出現嚴重焦慮的狀況,睡眠品質不佳,連藥物也無法改善,健康深受影響。

經由抄經,漸漸認識經文佛法,收看大愛台了解人間的苦難,了解自己的苦根本算不上甚麼,加上每週做環保也讓心更平靜。在同修陳秀雲師姊用心陪伴鼓勵下,兩年來參與社區活動及完成見習,即將加入培訓慈誠行列。

學員吳蔚毅師兄是企業主管,即使假日需要加班,他也會早起先至環保站付出。他說不做環保,感到對社會沒有付出,沒有踏實感。

他也將專業知識運用在環保站,協助志工讓回收更安全,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他與師姊王美紅在抄經班一起成長,感受到佛法的奧妙,回到職場後對待同事多了包容與善解。

志工以愛接力,用恆心、耐心陪伴,讓善的漣漪效應逐漸擴散,期待更多人認識佛法,進而菩薩大招生,共行這條菩薩道。

每年二次邀約竹筒回娘家,啟發學員慈悲行善,去年東非水災、今年菲律賓風災,帶動學員募心募款。

2021年1月15日 台南靜思堂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