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.釋德劭
一張收據,一段深緣
父親往生後,我在整理東西時,翻出一張捐慈濟「醫療」的收據,喚起了我與慈濟的因緣。

2025年9月27日,德劭師父的父親往生。臨終前,大姊感恩淑照師姊為父親進行精油按摩,包上兩千元致意,淑照師姊則以父親之名將款項捐出。(攝影:釋德劭)
還記得國中時期接觸慈濟,聽聞上人的法語與慈濟人的故事,心中湧起一股清淨的感動。那時的我,第一次捐款給慈濟,母親看到慈濟寄來台北家中的收據後唸了我一番。家人知道我在學佛,擔心我會出家,母親甚至將我房裡衣櫃內與床鋪上的經書、善書都收起來,連寄給我的信件(善書)也會拆開來看。
感恩弟弟總是默默護持著我。每當收到寄給我的信,他總會幫我藏在抽屜後面,並鼓勵我說:「不要因為媽媽反對,就放棄去念慈濟護專。」想到上人開示,願有多大,力就有多大。堅持讀慈濟護專,開啟並延續了我與慈濟一路上的緣。

上人開示:「願有多大,力就有多大。」德劭師父堅持就讀慈濟護專,開啟並延續了與慈濟的深緣。(圖片來源:花蓮本會提供)
1995年,我從慈濟護專畢業,同年十一月登記為靜思精舍常住。從那時起,我便私下以家中七位家人的名義,每月每人固定捐款支持慈濟醫療,讓家人成為慈濟會員,並向慈濟表示不用寄收據,每月至今仍持續捐款。
發願
願我的家人同入佛教門,
願我的家人同入慈濟村;
願所有眾生悉發菩提心,
願所有眾生同行菩薩道。

一念單純,成就深厚善緣。多年來全家蒙受慈濟醫療體系照護,點滴皆是人醫的慈悲與專業,感恩上人悲智引領與醫療團隊用愛守護生命。(攝影:徐郁茜)
或許,正是因為這一分單純的心念,成就了深厚的「善緣」。
多年來,我們全家人都蒙受慈濟醫療體系的照顧與護念。無論是大哥、父親、母親、二姊、弟弟和我,家人平日的健康守護,點滴皆是慈濟人醫的慈悲與專業。
感恩上人的悲智引導,在此感恩慈濟醫療團隊用心用愛守護生命。
聲中有法,心中有光

「慈濟世界」廣播第一代主持人紀陳月雲師姊(靜暘,右)、文素珍師姊(靜潔,左)錄製節目。(1989年9月;攝影:黃錦益)
我與大愛廣播的緣,從國中三年級開始。那時的我,偶然轉到「慈濟世界廣播電台」,每天收聽都很感動。片頭開始播放的是《慈濟頌》歌曲,和一段廣播節目開始發聲時,證嚴上人為此親作的開場詞:「步行在清朗芬芳路上,沐浴在佛法清泉流中,他,是慈悲康莊的道路;他,是智慧不息的泉源。」

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舉辦「吳尊賢社會公益講座」,證嚴上人應邀巡迴演講,於台北國父紀念館展開第一場(首場)演講。師姊們進行合唱表演。(攝影:洪斯文)
1990年,我從廣播中聽見慈濟護專的招生訊息,心中油然升起一個念頭──期望能來就讀慈濟護專。同年7月13日,《中國時報》報導吳尊賢基金會邀請上人開辦一系列「幸福人生講座」;那一天,是國中五專聯考的日子,也是我的生日。
從那時起,我每日在佛前和上人法像前,發願要到慈濟護專就讀,終於在1993年如願入學。2001年因緣成熟出家,之後於2021年就讀慈濟大學宗研所,並於2023年順利畢業。

透過視訊畫面,大愛網路電台現場節目主持人,分享各地慈濟志工回傳的簡報圖檔,聽眾在「聊天室」不聊天,而是見善隨喜,妙法學習。(攝影:顏霖沼)
無論是在撰寫論文,或準備志工早會分享課程時,我仍會上網收聽「大愛網路電台」,例如「慈師父講古」、「志工早會」等節目。每當聆聽完法音,常讓自己找回那分初衷。
大愛廣播不僅能傳遞訊息,更能傳遞心靈的力量。我想,廣播聲音可以是法音,也可以是一股無形的力量,讓我心中時時心懷感動,也讓我們有一股動力面對每天的人事物,從感動中化解迷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