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21年1月17日
地點:臺南靜思堂
撰文/林靜君;攝影/白崑廷
配合政府秋冬防疫原則,在自愛愛人、敬師愛師、戒慎防疫層層把關下,上人來到臺南的第三天早上,與臺南慈青課輔團隊及臺南慈濟中學志業體師生有一場溫馨座談。
臺南慈青課輔團隊有成大課輔班和臺南仁德分會班,從原本兩個家庭共五個小孩,輔導至今,兩個課輔班目前共輔導三十六位孩子。這八年來共投入4595人次志工,陪伴2996人次孩子。
參與課輔的大學生利用每週五和孩子互動並指導功課,他們陪伴學童、犧牲玩樂時間付出服務,其中陳冠廷從大一到現在博士班,從草創開始至今已經參與八年了。身為慈青學長的陳冠廷在學期末,特別安排了一次分享聚會,大家都說很喜歡參與付出,無名利很開心,還可以抒發課業壓力。
其中成大課輔班羅立丞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,他從小就是領新芽獎學金的孩子,至今大二還是持續在領。在國中以後,羅立丞發現在學習上需要更多資源時,認知到這份獎學金的意義還有它賦予的任務,所以利用這份獎學金充實自己,期待自己長大後也有力量去幫助別人。
來到成大就讀時知道有慈青課輔班,當然義不容辭主動加入,陪伴的孩子當中,有一位國小二年級小男生令他印象特別深刻。立丞認為:「在他的身上好像看到當年的自己,透過和他的互動就好像在和小時候的自己相處,同時也擔心他現在保有的純真和自信,會不會在將來被現實環境所改變?」
一次和訪視志工家訪個案時,遇到一位由奶奶帶大的國中孩子,家裡牆壁斑駁,窄小的空間擺放著家庭代工和一閃一閃的老舊電視。這位國中生表現害羞,不敢接觸志工們的目光,對話中感覺得出他很沒自信。這次的家訪給了立丞很大的震撼,因為這景象讓他想起那位國小二年級小朋友,如果沒有志工們的陪伴是否就和這位國中生一樣,被現實和孤獨感壓垮自己的自信心?因此更加堅定自己參與慈青課輔的信念。上人聽了分享,勉勵羅立丞:「會感恩的孩子,一定會成功,感恩的心是要永恆的!」
陪伴課輔團隊的懿德陳岳男教授接著分享,記得在十多年前同樣在這個地方,當時上人對他說:「如果你只是會教書和做研究,這樣的人生將會步步坎坷,要是可以陪伴這些年輕人,你的人生將會步步生蓮。」經過這些年陳教授終於瞭解了,當這些年輕人慈悲心起,知道幫助這些小朋友的時候,真的能看到蓮花在他們身上開出,非常令人感動。
「感恩是智慧,付出是慈悲」,當年輕人知道從知福中培養感恩,從惜福中培養關懷,從造福中培養智慧,未來的人生旅途將會是順暢的,而大愛傳遞的真善美,也將為社會帶來光明與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