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諸眾生大良福田|一直都在

0觀看次
A- A+

文.釋德杰

我感恩慈師父等跟隨上人的前輩師兄,一路克己、克勤、克儉、克難,讓我們後來者擁有良好的修行環境。沒想到他慈祥地說:「也要感恩你們後來的努力啊!」

記得剛回來精舍修行,慈師父一有時間就會講古給我們聽,我總是百聽不厭;那些慈濟從無到有的過程,總令我感動落淚。有一回我親自向他道感恩,感恩他們一路克己、克勤、克儉、克難維持生活,才能奠定基礎,讓我們後來者擁有良好的修行環境。

沒想到慈師父慈祥地回答我:「也要感恩你們後來的努力啊!」他的慈悲、謙虛和智慧,令我感到既溫馨又敬佩。

慈師父從來不是「一指神功」的人,他都會帶頭做給我們看。有一次,一位師父向我們說明某件事該怎麼做,我們聽了還是一頭霧水;慈師父見狀,立刻捲起袖子做給我們看。還有一回,一扇手動的鐵捲門卡住了,任我使盡力氣還是推不上去,慈師父一句:「我來!」隨之身手俐落地將門開啟,真令我崇拜!想必是早期吃過苦所磨練出來的力氣。

每當訪客到陶慈坊參觀,慈師父總是笑容可掬地接待。有時我去,他正好在為志工煮點心,也熱情招呼我一起享用。得知某位師兄、師姊或是志業體同仁健康不佳或心情低落時,他都會準備一些營養、容易入口的食物去慰問。他待人的種種關懷之舉,烙印在我腦海裏。

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資深委員往生後,我等隨著慈師父前去參加追思會,家人於當天同時安排將骨灰安葬在郊外的墓地。前往墓地的路很難走,必須爬上爬下,八十多歲的他非不得已才讓我們攙扶。家屬在這之前本來也請慈師父留步,但慈師父說:「既然出來了,要有始有終把事情做到圓滿。」待儀式結束,眷屬們感動得向慈師父頂禮。

跟隨慈師父出門,除了學習他的身行典範,他也會提醒我們一定要照顧好出家人的威儀。有一次我們到新店慈濟醫院關懷法親,到各樓層只要看見醫護同仁,慈師父一定主動打招呼並感恩對方辛苦付出,才能讓病患得到良好的醫治及妥善的照顧。慈師父的緣結得很廣,大家見到他無不歡喜呼喊著:「慈師父!您來了喔!」聲音此起彼落。一旁的我們也不禁感染那一分歡喜的氛圍。

感恩慈師父對於後輩的慈悲教導與鼓勵提醒,他雖然走了,但我一直覺得他還在,因為他的精神沒有離開我們,我會謹記他臨終前交代常住眾的「要精進!」

2022年慈師父至台北慈濟醫院關懷住院法親。(攝影:吳建銘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