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隨師筆記】愛的堡壘

0觀看次
A- A+

時間:2021年1月8日
地點:高雄靜思堂

撰文/張貽翔、攝影/靜思書軒提供

唐朝劉禹錫的〈陋室銘〉:「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;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」佛法呢?上人說:「法不在深,受用即妙法。」靜思語言簡意賅,是做人處事的圭臬。上人常勉勵大家:「人格若成,佛格則成。」

現代科技發達、網路迅速,媒體充斥著腥羶色、暴力等負面訊息,造成人心惶惶不安、自我意識高張;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觀念,靜思閱讀書軒進駐校園就顯得格外重要。在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的積極帶動下,高雄人文推廣團隊不畏艱辛,不論是通都大邑抑或窮鄉僻壤,甚或是離島的小琉球,總是一一拜訪各校校長,為的就是希望校園能有個明亮舒適、靜心閱讀的空間,讓孩子找回最純真的心。

因著上人行腳的因緣,有一二十位校長或主任來拜見上人,除了道感恩之外,最令人感動的是,因靜思閱讀書軒的設立,在潛移默化下,不只軟化了孩子們的暴戾之氣,也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。

明陽中學為一間少年矯治學校,目的是使一時迷途的少年得以繼續求學,獲得正規教育的機會。教務主任黃雅偵表示,有孩子詢問:「可不可以把這些靜思語帶回去?我想要每天看幾則,然後把對我有用的靜思語抄寫下來。」主任感到欣喜但也好奇,問學生:「為什麼會特別想要看靜思語?」學生回答:「老師,我們做流氓也是要有文化的!」

頓時,大家哄堂大笑……

俗語說:「細漢偷挽匏,大漢偷牽牛」「牛牽到北京還是牛」,訴說著「江山易改,本性難移」的無奈;但是透過靜思閱讀書軒的設置,發揮了不可小覷的穩定力量,甚至翻轉人生。雖說身教、言教很重要,但是境教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,相信在這愛與善的力量中,孩子一定會慢慢走回正途。

廣興國小謝惠君校長說,因為學校老師年齡偏高,正面臨父母走向未來歸宿的路,老師們心裡很徬徨,沒想到,靜思閱讀書軒不只陳列童書、靜思語等,還有臨終關懷等適合成年人閱讀的相關書籍,讓老師的心也可以安頓下來。

旗山國中葉偉娟校長也分享,想方設法用茶葉蛋鼓勵孩子到靜思書軒閱讀;經過一段時間的互動與洗禮,不但孩子打架事件降低;老師的心也變得柔軟。

中崙國小何淑貞校長說,感恩大愛媽媽長時間陪伴孩子,當得知要在校園布置靜思閱讀書軒時,非常歡喜。各校因為少子化,教師超額問題嚴重,老師們的心彼此疏離;自從靜思閱讀書軒成立之後,在不大的空間中,凝聚了老師之間的情感,何校長說:「靜思書軒讓人與人之間更近了,讓孩子與書更近了,讓所有的人與美好的生命更近了。」

每一位校長、主任的分享都是動人的篇章,每一間學校都有著獨一無二的故事,或許有遇到障礙,卻也一一克服;他們充分運用靜思閱讀書軒,除了閱覽書籍,還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,舉辦講座、藝術課程、補救教學或是開會等等,是一個充滿溫情、充滿正能量的好地方。

這是一場溫馨的人文饗宴,不論是校長、主任或是老師,他們的愛就像父母般,呵護著每一位學生;而靜思閱讀書軒就如愛的堡壘般,守護著每一所學校。 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