麵茶飄香 親情味

0觀看次
A- A+

文.李玲惠(明奉/慈大附中校長)

什麼是遊子思鄉的滋味?什麼是親娘呵護遊子的滋味?

高中畢業離開家,也離開美麗的山城〜旗山,到高雄讀師範大學,每每返家,一定滿足屬於家的滋味(如:我最愛的炒米粉),也會將屬於家鄉的特產帶回學校。有一次,搭客運車回校之前,媽媽給了我兩罐「麵茶」,說道:「你的阿嬤最會炒麵茶,你呀,也最愛呷麵茶,我特別吩咐人家炒一鼎仔麵茶,給你帶去高雄!」

於是,想家的時候、寒夜苦讀的時候,以熱水沖一碗麵茶,輕輕地攪拌、緩緩地啜飲,瞬間濃濃飄香,那是家鄉的味道,也是親情的香味!

麵茶,需要文火慢炒,那微微的光與熱,一如上人和精舍師父拿鏟子的手,沒有停過......於是,人間有了溫暖與飄香!(攝影/釋德懋)

幾月前,抽空回旗山探視老媽,到家鄉老店「枝仔冰城」用餐(小學每天上學必經),也買了幾罐麵茶帶回花蓮,我突然有個靈感,麵茶很可能也是上人童年的滋味,於是我帶著兩罐麵茶回到花蓮呈給上人,在新講堂我對著老人家述說麵茶的往事,也彷彿離家的女兒回家撒嬌......

沒想到,上人輕輕地說:「我也會炒麵茶啊!」

「真的啊!上人,您也會炒麵茶!」

上人接著說:「要慢慢火,一直炒一直翻......」

我心想:這不就是上人59年前創立慈濟的一股力量嗎?微微的光與熱,但是上人和精舍師父拿鏟子的手,沒有停過......於是,人間有了溫暖與飄香!

「上人,您要記得泡麵茶吃,尤其是晚上,肚子就會溫暖哦!」

上人回給我一個比麵茶還香郁的眼神!

我也想到,回到慈中承擔校長七年多來,以校為家,房間內只有一個熱水壺可以燒開水沖泡麵,彷彿回到學生負笈他鄉的年輕歲月,但不同的是,我有精舍一個有求必應的「家」!

2017年8月4日,李玲惠(明奉,左一)師姊接任花蓮慈濟中學第六任新任校長。(攝影/林宗興)

擔任校長25年來,三餐不正常是日常,因為老師課務的關係,中午常常一邊吃飯盒一邊主持會議,最高紀錄是一周五天中卻有七個飯盒(同時間我必須軋兩三場),有一次回精舍開志策會,已近兩點了,早午兩餐沒時間進食的我,已餓到頭眼發昏,走到齋堂前遇到一位師父:「師父,我要進去開志策會,可是肚子很餓!」不知上下名號的師父,將我帶進齋堂。馬上從大寮打點出一碗飯菜來,頓時,精神恢復不少!

花蓮慈中學測備考講座,講座結束後,學生上前向李玲惠校長「討抱抱」。(攝影/蕭耀華)

不知多少回,在知客室裡,如師父時常在我坐下來不久,出現一碗熱熱的湯;有一次,我遇到安師父,「安師父,我早餐還沒吃,大寮還有饅頭嗎?」從此,三不五時,學校的警衛室裡,會有安師父託人送來的兩顆精舍饅頭;也不知多少回,離開精舍的時候,我的雙手不曾空過......包括宣師父,總會給我一些好吃的,囑咐我帶回台北,給因為我來花蓮而「獨居」的黃教授。

不知不覺回到花蓮已七年有餘,感恩上人創造了慈濟的大家庭,感恩精舍師父給我滿滿的愛,讓長年離「小家」承擔教育工作逾40年的遊子,有回家從事最愛志業的「幸福感」,也給了我續慧命享親情的法喜!

花蓮慈中學生向巡堂路過的李玲惠校長(明奉)比出「愛心」招呼。(攝影/蕭耀華)

 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