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喜來喫茶

0觀看次
A- A+

文.鄧如玉

2024年3月23日,高雄苓雅共修處舉辦首次人文茶會。此次活動特別邀請高雄醫學院內科謝明裕醫生為大家「漫談三高」問題。(攝影:蘇育賢)

「四、五十分鐘的健康講座,都講醫療訊息,會有人想聽嗎?」當初接到健康講座邀約時,謝明裕醫師並未抱持太多期待。沒想到活動當天,現場氣氛溫馨熱絡,眾人渴盼求知的眼神,讓謝明裕醫師講得欲罷不能,無奈時間有限,只能歡喜預約下次再會。

環顧現場,年幼的孩童和社區鄰里鄉親們,舞動起手、足,跟著台上演繹志工一起演繹經藏、唱頌法音,身心口耳都浸潤在《無量義 法髓頌》之中。回想當初在社區發起「辦茶會」的提案,志工林淑娥希望能復刻早期慈濟茶會的溫馨,沒想到眾人卻驚疑地詢問:「什麼是茶會?」於是,承擔多年高雄區人文真善美窗口的她,無論時間多麼地緊湊忙碌,仍是毅然決心辦茶會,接引會眾走進共修聯絡處,歡喜喫茶。

人文茶會邀請慈濟志工和會眾共九十一位參與。(攝影:蘇育賢)

2022年在高雄巨蛋演繹《靜思法髓妙蓮華》後,2023年《無量義 法髓頌》接續於彰化體育館和台北小巨蛋演繹。上人交付《無量義 法髓頌》的影音資料給林淑娥,並殷殷期盼每一位慈濟人都能深入了解慈濟法髓。

期盼傳承法髓的深信願力,也開啟了社區辦茶會推法髓頌的發想。透過一場場茶會的經驗累積,與不斷修正、再辦,社區開始積極邀約鄰里和會眾參加,這樣的過程,不僅加深了鄰里間的情感,也讓聯絡處的互動更加熱絡。結合時事的七月吉祥月,藉著搭配時事事件的影音和梵唄經藏演繹,進一步推動茹素護生的理念,同時提供現場蔬食共膳,也共善。

林淑娥受到上人的交付,期盼傳承法髓的深信願力,啟發她在社區舉辦茶會,藉此推廣《無量義 法髓頌》,讓更多人能夠接觸並體悟這分殊勝的法義。(圖片來源:螢幕擷取畫面)

山陀兒颱風過後,慈濟人穿著「藍天白雲」制服,不但如常到校園清掃,還往馬路兩旁街道做清掃。鄰里鄉親看到這些「藍天白雲」的身影,深知慈濟人在社區中的行動付出,里長也因此帶著更多居民參加茶會,一起話家常,聊慈濟事,好不熱鬧。

山陀兒颱風過後,志工齊心合力整理公園倒塌的樹木。(攝影:方煥昇)

成長在慈濟家庭的李宜學,透過2022年高雄巨蛋經藏演繹,理解到慈濟故事印證經藏的連結,知道上人創立慈濟的悲心和願力,深刻覺知要受教、及不可輕易退轉的初發心。當他在花蓮尋根參訪慈濟醫院時,在無語良師紀念館了解大體捐贈意義後,每每在演繹無語良師段落時,都會深受感動,於是今年也受證為慈濟委員。

在社區家家戶戶、街頭巷尾都能聽到梵唄《法髓頌》;祈令法音宣流,不僅是廣傳佛法,更是期待人人能傳法說法、勤植福慧雙修的慧命資糧,若能一人傳五十代,佛法正法就能再住世2500年。

李宜學(左)在參訪無語良師紀念館後,了解大體捐贈的意義,每每演繹無語良師段落時,都會深受感動,並於今年受證慈濟委員。(圖片來源:螢幕擷取畫面)

(2025年1月2日 高雄溫馨座談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