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土之「恩」.學習的典範

0觀看次
A- A+

文.慈忍

德恩師父雖然離開了,總覺得還在身邊,甚至閉上眼時,也能看到恩師父那笑瞇瞇的臉孔。尤其,走在觀音殿與齋堂間的通道上,恍若就看見恩師父恭敬的身影,正高高地舉著上人的餐食,行步穩健地走過。

記得年初,家母生病住院,厭食嘔吐,日漸消瘦,末學焦慮萬分,再三懇求母親進食,許是過於急切,未能善體親心,而被母親斥為不孝。眼見母親身體一天不如一天,卻苦無良策,心中十分憂愁。某晚想與恩師父商榷讓母親見上人一面,希望在上人鼓勵下,母親能多少吃些食物。

恩師父了解事情始末後,說:「妳不要和媽媽的情牽得那麼緊,這樣她會很痛苦,妳也會很辛苦,放輕鬆一點,對媽媽才會有幫助。」明了如何與母親相處後,從此我改變自己的心態,以較輕鬆的方式對待母親,果然親子之間的緊張關係得到舒緩,母親漸能進食,身心也日益康復。對於恩師父的慈悲與智慧,末學常心存感恩,一直無以回報。

此事過後,有一天,一位在慈院當護士的懿德女兒告訴我說:「恩師父的爸爸住在我們病房區。」隔天跟恩師父問起時,恩師父趕緊說:「不要給醫護人員壓力,要用平常心,和一般病患一樣不能有特殊待遇。」聽聞此言,對恩師父更生敬重之情。

後又聽懿德女兒說:「阿公很客氣,一點都不麻煩我們,恩師父和他們家屬也都和藹可親,護士妹妹們很喜歡他們一家人。」恩師父無時無刻以身示教,對其感恩之心與日俱增。

六月中,聽說恩師父住院,雖然很想去探望,但為了讓恩師父能多一點時間休息,因此克制自己不要去打擾。六月二十日,恩師父住進加護病房,意識似乎昏迷,精舍常住眾為恩師父誦《藥師經》祈福,當晚在觀音殿的誦經聲,莊嚴肅穆、扣人心弦,是我有生以來不曾聽過的聲音。隔天,聽說恩師父醒轉來了,衷心欣喜龍天護法了解我們至誠的心願。

上人開示,恩師父一生清淡如水,無特別親的人,也與人無怨,待人平等,是真正的修行者。自恩師父離開人世後,不論走到哪兒,常都聽到許多人談起恩師父,言語中盡是不捨、讚歎與懷念。

感恩恩師父!您到最後一刻仍遵行上人的法,不忘教導後學,您是我們學習的典範,深信您已回入裟婆,秉持不捨眾生的悲願,再來人間繼續度化我們!感恩您!我們很快就會見面!別讓我們等太久喔!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