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.王長禱(慈院護理人員)
握著您冰冷的手,看著您安詳、莊嚴的睡顏,眼淚一滴滴的滴落,隨著救護車,跟著一聲聲法號陪伴著您。回到了精舍,這一路上,心情起起伏伏,最後再也忍不住哭泣起來,這是我能陪伴您最後的一次。
六月中旬,回到精舍探望德惇師父,得知您身體不適,趕忙至辦公室看您,看您全身倦怠,精神疲憊的坐在辦公室桌前,雖然仍揚起您如彌勒佛般的笑容,但我知道您一定非常的不舒服。
隔日幫您辦好住院手續,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檢查。每每看著您,您總是忍著痛,嘴角掛著微笑,不想太麻煩別人,連身體已經很虛弱了,也堅持自己走到洗手間。
在住院這段期間,能趕快回到精舍,一直是您最大的期望。但我們不敢做主帶您回精舍,只能計畫利用一個假日的清晨,陪您到河堤走走。記得那是一個雲淡風清的好日子,貞岑開著車,載著我們,而我們就像一群要去遠足的小學生那般的快樂,原來「快樂」也是那麼容易滿足。
當您第一次病情急速變化,住進加護病房開始,我的心情就如同雲霄飛車般,隨著您每日的病情變化而改變,每天看著您哭,看著您笑,我開始懷疑我的護理專業,為什麼不能改善您的病情、您的痛苦。
記得上人第一次來看您所說的話──要您感恩醫療人員,要您當他們的老師。當時我已在旁哭花了臉,從事護理工作十多年來,我總是很自傲自己的護理技術,當下上人的一席話,把我狠狠的敲醒。原來我的護理經驗,都是從無數的病患痛苦中學習得來的。
在加護病房陪伴您的這些日子,您更是我最好的老師。我開始反省、思考──在照顧病患的過程當中,我們常常只為了達到治療的目的,卻忽略了病患的感受。看著您勇敢的含著呼吸管、鼻胃管,在那裡奮鬥。甚至為了讓我們安心,咧著嘴微笑,我的心不由地抽痛,那種苦我們是無法體會的。
每日的盥洗時間,大概是您最快樂的時候,不管您身上插了多少管子,貞岑跟我都會想盡辦法,讓您好好享受SPA。然後看著您盥洗後,沉沉地睡去。心中再多的不愉快,也讓我們忘記,這也是我一天工作後,最有成就的事。
每天到加護病房去看您,成了我例行的公事,雖然不能減輕您的病苦,但在您床旁握著您的手,陪伴著您。讓您不會感到孤獨,這也是我能為您做的,也是我們心靈最接近的時候。
當您第二次病情變化時,看著您受病痛的折磨,我心真的很痛,很心痛您受的苦,但又很不捨您的離去,心情很矛盾。最後當您放下時,我也放下了,雖然眼淚還是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,但我知道您不用再受病痛之苦了。
希望您快去快回,再回來做慈濟,跟著上人的腳步,一同行在菩薩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