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愛化厄 合心共善

0觀看次
A- A+

分享.釋德傑|整理.編輯組

嘉義縣水上鄉柳新村美上美社區,因凱米颱風造成八掌溪潰堤,水淹一層樓高,志工協助獨居長者與弱勢家庭清理家園。(攝影:施哲富)

《八大人覺經》:「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。」今年臺灣經歷了幾次天災,讓人特別覺得不平靜,也更深刻感受到那分的來不及。

尤其近幾次的颱風,感覺和以往不太一樣,也讓人有點措手不及。七月的凱米颱風,據說是時隔八年來首見的強颱,它帶來狂風暴雨,並在中南部地區引發嚴重淹水災情。當時,慈濟人走入社區關心,幫忙打掃家園、分送便當。鄉親看到慈濟人送來便當時,都非常感動,而這些景象至今仍歷歷在目,沒有離我們很遠。感恩社區菩薩在颱風過後,迅速前往精舍協助清掃,雖然那時樹倒的情況不多,但滿地的落葉與殘枝,也花費了一至兩週的時間,才恢復原貌。

強颱凱米重創花蓮,靜思精舍樹木無法抵禦颱風吹襲而倒塌,師兄們扶正盆栽、修剪樹枝,沿途清掃路面並將殘枝運上卡車。(攝影:陳毅麟)

原以為今年的災難大概也就這樣子,沒想到十月底又迎來康芮颱風。這次的颱風訊息頻傳,顯示其威力非同小可,來勢洶洶。

那時我在大寮輪執事,聽到阿喜伯很大聲地說:「大家要注意哦~颱風要來了,要做好防颱。」他連續講了好幾次同樣的話,要提起我們的注意。我想,老人家比較謹慎,我們真的要戒慎虔誠,但我又有一點僥倖的心態,覺得應該可以平安度過;再者,我們都有防颱,應該沒有問題。只是阿喜伯不忘再度強調,這是十一月的颱風,不是一般的颱風,我這才警覺到真的要注意。

康芮颱風造成花蓮多處毀損,靜思精舍受災嚴重。11月1日,職工與志工加入清掃行列,眾人合力將遭強風吹倒且位移的盆栽棚架扶正。(攝影:陳佳鳳)

等到我出大寮的第二天,歷史性的一刻發生了......那天風雨很大,我們將工作轉移到室內。大約九點多,一陣猛烈的風突然颳了進來,那一瞬間,大家還沒反應過來,齋堂的紗門被風吹破,玻璃門也被吹倒,玻璃碎了一地。大家趕快將齋堂的鐵門拉下。

據當時在辦公室的師父表示,龍捲風來臨時,電力突然中斷,透過窗外可以看到許多物品被狂風吹起,在空中亂飛。當風勢慢慢停下,我們趕緊查看各處的受災情況,確認是否需要撤離到安全的地方。留守在室內的常住眾則立即打掃。

為了使靜思精舍早日恢復原貌,職工合力清理散落的物品及回收物。(攝影:楊寶月)

大寮裡堆疊整齊的盤子也被強風吹起,幸好當時在大寮的菩薩都平安無事,沒有被飛起的盤子砸到。事後根據志工形容,那些盤子就像飛盤一樣迎面飛來。短短的時間內,每個人在不同崗位都看到了不同的驚險景象,共同見證了康芮颱風帶給我們歷史性的一天。

大家虔心祈求,願臺灣不再遭受更多傷害。自0403地震後,臺灣多處山體嚴重破壞,土石流遠遠看去,彷彿山在流淚。之後,又接連遭受凱米與康芮兩個颱風的肆虐,受損得更加嚴重。

0403地震重創山林,土石流彷彿山在流淚,隨後凱米與康芮颱風接連侵襲,使災情更加嚴重。(攝影:謝馨瑩)

這次風力之強,精舍到處是掉落的物品、破碎的玻璃,也有鐵皮被吹到樹上,連堅固的鐵門也被吹到變形。菴摩羅果園及澳洲茶樹在此次風災中也有一些折損,我們就順道進行採收。可用的澳洲茶樹,或是較好的樹種,例如肖楠、樟樹等,經過處理後再提供給淨皂廠使用。看到這股業風之強、濁氣之重,超乎我們的想像,而這一切都源自於我們的一念心,所以淨化人心是非常非常的重要。

偌師父帶著協力廠的職工回到精舍幫忙。在絞樹枝時,如若遇到機器發生問題時,就能馬上幫忙處理。(圖片來源:擷取自釋德傑簡報)

這段時間,許多志工回來幫忙整理家園,高齡八十多歲的黎逢時居士,陪伴一群慈誠菩薩回來,志工們自備電鋸,處理大量折損的樹枝。當電鋸故障時,便現場修理後繼續使用;教育志業的老師也帶著學生一起來協助精舍的修復。花蓮本地的環保站出動多輛環保車支援;高雄區的菩薩們幫忙修復或拆解受損的腳踏車;宜蘭的菩薩連續四天,每天一早從宜蘭回精舍幫忙,當日往返,不辭辛勞。大家合和互協,在短短幾天,完成了精舍周邊環境的整理。

菜園裡的葛鬱金到了採收的時候,常住師父和志工費力地挖掘採收。(圖片來源:擷取自釋德傑簡報)

黑豆園和黃豆園在這次風災中部份豆莢倒伏,還有一些雜草過高,師父帶著志工一起將倒伏的豆筴扶正並清除雜草。菜園裡的葛鬱金也到了採收的時候,募師父和志工費力地挖掘採收;有志工表示,採收葛鬱金比薑黃還要困難,有些人甚至從未吃過或見過,依然做得很歡喜。風災後,在蔬菜昂貴的情況下,看到黑豆、黃豆及菜園仍有收成,真的覺得很感恩。

齋堂前,志工忙著處理折損的肖楠及樟樹。年長的昭師父雖然行動不便,也坐著輪椅前來幫忙;七十多歲的阿喜伯,整理大殿前臺灣形狀的小水池,重現亮麗風貌,還特地購買新苗,重新栽種,悉心照顧著他呵護了四十年的慈濟logo小花圃。

看到志工們付出的身形,就像是人間菩薩行願人間,每個人在承擔的當下,都好像在說:「我願意,我願意。」大家以愛化厄,度過一次次的災厄,和合地承擔。

昭師父(左圖後排左二)坐著輪椅協助修復折損的肖楠與樟樹;阿喜伯(右圖)長年細心修剪大殿前的慈濟標誌花草。(左圖來源:擷取自釋德傑簡報;右圖攝影:釋德懋)

雖說精舍一切恢復如常,但過程非常不容易。自己在反省的當下,想起上人於11月25日開示:「信願行,行在人間付出大愛,很感恩,也很感動。人世間真的是難得來一趟,這一輩子,這個時代氣候變遷,人心混亂,已經水資源一直在乾枯了,天天看著國際的災情,天天都很擔心,大家要戒慎虔誠,最好要推動茹素。我們要很誠懇,誠意護生,要護生、要救生,還要啟動愛心,所以愛心,要護生。」

上人常提醒我們,「驚世的災難,要有警世的覺悟」。現在的強颱,已不像以往那樣只是風大雨大,甚至連在臺灣少見的龍捲風,都讓我們親身經歷了它的威力。未來會面臨什麼我們不知道,但我們知道的是,這個世界已經無法再回到幾十年前的模樣。即使是五濁惡世,未來的濁氣只會越來越重,上人依然沒有放棄,我們還要繼續跟著上人力挽狂瀾。

面對五濁惡世,上人提醒:「驚世災難需有警世覺悟。」我們應跟隨上人,持續力挽狂瀾。(圖片來源:擷取自釋德傑簡報) 

眾生共業到底是共善業還是惡業?善惡不斷在拔河,就要看大家的力量夠不夠?就如今年歲末祝福,臺中及臺北慈院演繹《無量義經》〈德行品〉時,呈現拉縴的動作,雖然未能親臨現場,但仍然可以感受到那股震撼,以及他們在肢體間所展現的真誠與力量,讓人覺得大家就是要承擔起這分使命。在五濁惡世中,號召更多人力挽狂瀾,眾人合心來共善。

我們此生能夠走入慈濟,實在是難能可貴,上人讓我們有機會成為人間菩薩,也讓我們親手遍布施、行願人間;因為有做,有做有得。所以,我們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,力行環保、推動環保,並加強茹素、推素的力量,讓更多人一起參與這份行動。

簡守信院長領頭以拉縴苦行表達醫護人員拔苦救難的精神。(攝影:賴廷翰)

(整理自2024年11月27日志工早會分享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