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.袁淑珍、章麗玉|圖.楊錦鳳
「三年前,陳令勇師兄來到泰安鄉士林村蘇魯部落,為原住民吳維邦建造工寮,僅用三天便搭蓋好工寮。第二年,他又幫卓蘭環保站搭鐵棚。」東勢和氣區卓蘭協力組長楊錦鳳,回想起認識陳令勇的因緣,覺得自己很有福。每當他回靜思精舍挖樹、種樹時,都會邀約同行,而楊錦鳳也總是全力相挺。
◎風災無情 護樹有心
康芮颱風過後,護樹團隊一同前往靜思精舍協助種植樹木。
10月31日,康芮颱風來襲,電視報導情況嚴重。「隔天,我們團隊要到長照去做香積。十點多,陳令勇師兄打電話說精舍受災嚴重,因為風災過後,很多樹都倒了。他把杉林溪的工人全部調回來,想要回精舍幫忙整理。」楊錦鳳二話不說,馬上答應。
護樹團隊包括陳令勇、楊錦鳳、吳維邦、劉蘭香和她的先生廖福慶,加上陳令勇景觀公司的六位工人,總共十一人。當天晚上,陳令勇因睡不著,天一亮便趕緊去買鏈鋸、梯子、鋸子等工具;吳維邦隔天則專程前往杉林溪接回四位工人;劉蘭香家中經營美髮院,也為此任務特意關閉店門。
兩輛休旅車及一部工程吊車從中午出發,由於北橫塌方無法通行,他們決定改走南橫,經過高雄、屏東再到臺東,最後抵達花蓮。整段路程花了將近十一個小時,又因海線崩坍無法通過,只能改走山路,回到精舍時已是午夜。
原本要前往杉林溪吊石頭的吊車發揮了大作用,幫助修剪精舍的巨大樹木。
◎樹大招風 適時修剪
陳令勇拿著手電筒到精舍巡視一圈,看到精舍周圍許多大樹都不見,心中滿是震驚與不捨,揪心含淚說道:「怎麼會這麼嚴重,連根拔起。」
隔天清晨,大夥四點多起床,準備好電鋸、梯子和其他工具,五點多出發前往精舍。此時,天空開始下起大雨,德愉師父憂心地問:「下雨怎麼辦?」
「下雨還是要做,我們這麼多人從那麼遠過來。」楊錦鳳堅定地回答。眾人吃完早餐,時間已經六點二十分,大家穿上雨衣開始工作,沒有停歇。他們先在要種的樹周圍畫一個圓圈,將所有樹木一一種回去,同時也在需要砍掉的樹上做記號,並繞著精舍環境繞一圈,逐一標記。
眾人巡視精舍周圍環境,將需種植的樹木標記並圈起,對需砍伐的樹木也進行標記。
九點多用點心時,精舍值班的師兄感慨道:「好嚴重,好嚴重!龍捲風一捲過去,二十秒樹就不見了。」這時,楊錦鳳才恍然知曉,原來是康芮颱風帶來的龍捲風,導致精舍的樹木受災如此嚴重。
回精舍協助種樹的這幾天,楊錦鳳深切感受到「樹大招風」,許多大樹因為長期未修剪,龍捲風一來便被連根拔起。「樟樹太大,樹葉太密時都要適時修剪。」精舍師父也提醒她,人若要修行,便如同樹木要修剪一樣。
◎樹像兒女 呵護長大
每年,楊錦鳳都和陳令勇的護樹團隊回到精舍修剪樹木與種樹,她深深感受到陳令勇那分慈悲溫暖的心。「令勇師兄說,樹就像他的女兒,從小呵護長大。看到樹倒下、連根拔起,他非常難過。」楊錦鳳不捨地說,去年種下的幾棵琉球松也倒下了。
陳令勇(右)看到從小呵護長大,如兒女般的大樹倒下,非常心疼不捨。
因為沒有專業人士進行琉球松的修剪,因此陳令勇看到他所種下的琉球松葉被剪光時,當場流下眼淚。「一個大男人,很堅強的老闆,心臟病發時都沒哭。陳令勇是一個非常愛樹的人。」楊錦鳳非常佩服陳令勇的敏銳度與及時搶救樹木的速度和果決能力。
四天來,楊錦鳳因為穿著雨鞋工作十幾個小時,晚上腳底筋膜發炎,手腳上貼滿了藥布;劉蘭香同樣做到雙腳舉步維艱。「我們帶去的三包藥布全都用完了,一天走兩萬多步,走到最後幾乎是用爬的。」雖然辛苦,她仍慶幸有機會參與這次任務並堅持到最後,也很感恩能在第一時間搶救精舍的樹木。
護樹成員廖福慶第二天中午便感到腳抽筋,大家年紀都不小了,但看到樹木受損如此嚴重,沒有人願意休息。尤其是環保志工吳維邦,三天內不斷地鋸樹、指揮扶正倒下的樹木。
◎愛樹如家 重現生機
肖楠樹因白蟻侵蝕,使得樹幹中空,加上海風和鹽水的侵蝕,因而無法承受颱風的侵襲。
「劉蘭香是副協力組長,她以前是美髮師,我很忙時就請她幫忙。」楊錦鳳表示,劉蘭香年紀漸長,雙手已無法再拿吹風機,雙腳也無法走遠。但當得知精舍受災的消息時,她毫不猶豫地答應:「好,精舍受災這麼嚴重,我去端茶也好。」
當他們抵達精舍時,看到陳令勇師兄因樹木受災而流淚,劉蘭香心裡很不捨。她說:「這些種了三十幾年的樹,為什麼這麼嚴重,連根拔起。」
後來,護樹團隊發現肖楠樹內因白蟻侵蝕,樹幹已經中空,受到病害的影響,加上海風和鹽水的侵蝕,這些因素導致樹木無法長得健康。其實,肖楠樹應該種在高海拔地區,才能生長得更好。
陳令勇(右二)非常用心,教護樹團隊綁繩子訣竅。
劉蘭香看到大樹因空心倒下,深刻感受到人要實實在在地做事。當大家忙碌時,她也沒有閒著,別人拖著大枝的樹,她則負責拖小枝的。她表示,自己不曾走那麼多路,也不曾做這麼多事,過去只是幫人洗頭。她深深感覺,要及時把握機會,做一件對的事情,比讀萬卷書更有意義。
「很多慈濟大學的孩子來精舍幫忙,精舍師父帶領各隊人員,分工整理樹枝並載走。」劉蘭香體悟精舍師父的修行在生活中,人要立即付出,災難來臨時能夠參與,把握當下的因緣。
護樹團隊以汗水和淚水守護精舍的樹,讓這片心靈的故鄉重現生機,點點滴滴都是愛的見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