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法在日常-2003年隨師劄記】觀機逗教

0觀看次
A- A+

文.釋德澡

上人與師姊們的溫馨會客,談論著慈濟精神。 (攝影/陳賢利)

來到二樓夾層的會客室,上人正一邊聆賞音樂,一邊與師姊們話家常,一幅溫馨的「親子互動」畫面,在剎那間化為永恆。

當廖德川師兄一進來,鄭明華師姊便介紹道:「他是彩招師姊的同修。」上人回應:「恁無坐做伙,我哪會知影恁是同修。」

上人關心地問廖德川師兄:「你負責什麼?」師兄答:「互愛。」

「互愛很重要啊!要帶協力,現在結合(四合一),感覺如何?」

「很溫馨。」

上人也讚歎陳彩招師姊:「效率很好,昨天的活動,今天就完成『三合一』了。很感恩你們。」

使命及傳承,新舊幹部串起組隊合心和氣互愛協力,象徵合和互協,發心立願、行善積德。(圖片來源/潘朝清提供)

「思聞,你來了哦!」上人說。一向愛說笑的王萬發師兄接話道:「我較內向啦。」

「要把握機會表達。」

「我的初發心,從頭至尾都沒變。」

「做就對了,要做對。雖然數十年的初發心不變,但是像草莓族,無磨啦!(欠缺磨鍊)」上人說。

「感恩上人調教美蘭。」王師兄顧左右而言他。

上人對昨日林美蘭師姊哭得唏哩嘩啦的情景,隨即觀機逗教:「毋通人小可仔(台語;稍微)講一下,就哭得要命。要經得起磨,因為人家說一句話,可能是說別人,而不是講自己。要用一念心去接受,知道自己該怎麼做。」

凡夫皆會犯錯,能力強卻不圓融容易傷人,所以凡事需以開闊心自我調教。 (攝影/許榮輝)

上人此時語重心長地說:「想下一帖藥,卻看到大家『這個好像在說自己而傷心』時,就像已有病毒侵入聽者的身體,讓人不敢再下強藥了。要訓練自己開闊心胸,耐磨。」

「凡夫皆會犯錯,不可能面面俱到,若只是能力強而不圓融,會傷人;人與人之間也會很辛苦。所以,一舉一動都要以開闊的心來調教自己,使自己『明澈』。要如何讓自己遠離人我是非?修行無別項,只有一念善心,單純心而已。要不然,惡緣起就看不開,心中就充滿烏煙瘴氣。」

「惡緣和善緣的道理,就像『有日頭,就無月娘;有月娘,就無日頭。』一樣的。三十多年來,慈濟的制度雖變,但是道理不變,現在的『四合一』也同樣。」

做,要做得無煩惱,使無明變淡,慧命才會增長,並顧好自己的一念心。 (攝影/楊國華)

這時,夾層來了一群香積菩薩,師姊問道:「不知上人吃得合口嗎?」上人說:「很合,不過,吃不多,但是感恩很多。」看到秀容師姊,上人說:「你家師兄,要把各鄰各里都變成協力組,很好。」秀容師姊說:「這是目標,也是上人的理想。」

「要趕緊做,時間不可慢慢等。」

「我們接受上人的祝福,努力向目標前進。」

上人敘述昨晚的會務報告說:「和氣、互愛、協力的互動,足感心。以前有人說師父不接受供養,我就說:『有!我接受供養,以『和』來供養。』大家用心思努力付出,讓大眾歡喜,這就是『充滿法喜』,也是『和』的表現。做,要做得無煩惱,使無明變淡,慧命才會增長,大家要好好顧好自己的一念心。」

(2003年10月22日完稿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