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生之「恩」.祝禱與感恩

0觀看次
A- A+

文.釋德悅

德恩師父,謝謝您在黎明的晨光中,領我照見精舍最美的景致,那即是心地風光。

二OO三年七月五日,農曆六月初六,星期六,是您離開大家的日子。我在聆聽上人晨語開示後,習慣步行於靜思小徑,這是自我訓練當腳步向後退時,仍能看見前方的景物。漸行漸遠,景物的輪廓,益加分明碩大。

然而,今晨想著盡是您,知道您很想回精舍走走,但礙於現況,一直無法成行。此時此刻,心中起了一個念頭──希望透過我的眼將靜思精舍的美,烙印心底,待會到慈院時可以與您好好分享,一解您的思鄉之情。

就在此時,一群蜜蜂嗡嗡作響,領著我向靜思草原走去,在九芎樹梢上看見了正勤勞做工的蜜蜂,來回穿梭花叢採集花蜜,忙碌不已。向前望去,初升的陽光,灑落在翠綠草地上;恍若來到了西方極樂世界。

頃刻間,我體會到了,您早已遵循上人的叮嚀,將病痛當做修行,心眼早已開啟,何須走這一遭。眼前的景致,是您臨別贈禮,是我此生最珍貴的禮物。感恩您!謝謝您!

您因為住入加護病房,自昏迷中即接受著許許多多的治療,有著多次的腹水穿刺引流;有著插氣管內管的呼吸器使用;有著鼻胃管的營養補給;有著穿顱超音波的檢查;有著血漿置換術促其凝血功能的正常化;有著全國第二台的人工肝臟機,以暫代肝臟排毒的功能性……林林總總或大或小的針管與注射,總不見您眨個眼、皺個眉頭,那分修行人的戒持,表露無遺,令人敬佩、讓人折服。

恩師父,在您走後的日子裡,總有許多的思念與不捨。每每經由文字抒發,內心深刻地感受到,每記一個段落,思緒也就跟著陷落一次,久久不能回復。直到您往生後的第五天,當常住討論著有關您的祝禱感恩會時,以前的種種恍如昨日。經由大家的分享與回憶,漸漸地發現那個樣貌分外顯明,原來,您並沒有走遠──您的精神永存;您的楷模駐足人心;您的長者風範典型在人間。

感恩常住,讓我有此殊勝因緣,在您生病住院的這一段時間,有幸陪伴隨側學習。親身閱歷一位長者的風範,見證到多年修持無處不現,唯以「六度莊嚴般若,般若攝導萬行」讚譽之。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