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筒歲月啟悲心,人多、力大,福就大,不論貧富貴賤,金錢多寡,一人一日一善行,滴水成河、粒米成籮,匯聚愛的力量,將慈善清流,救助苦難眾生。
──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
主堂之大門(二)
以竹林為景觀
靜思精舍主堂的大門設計很特殊,每一扇門連起來,就是一幅竹林圖。
「竹」寓意為「德」,竹林代表菩提林立同根生,期望每位慈濟人如竹子般有德行,用柔軟的身段,度化眾生。
從地湧出的小竹筍,代表新發意菩薩;除了對新發意菩薩用心陪伴,也要以「佛心師志」為己任,嚴守慈濟十戒(註),力行六度萬行。
竹林也意含著竹筒歲月的緣起。由日存五毛錢的克難慈濟功德會起步,憑著無私的大愛走出人間菩薩的道路,帶動大家以善的循環,恆持初發心。
竹節表守戒;竹葉表柔軟、慈悲;竹幹有勁直入雲霄表精進;竹子空心表虛懷若谷、謙虛;竹子彎而不折,表做人柔中帶剛的軟實力,度化自己的眾生緣。
竹子寓意深遠,一直做為君子的美好象徵。
(整理/釋德懋、攝影/古亭河)
註:慈濟十戒──
一、不殺生,二、不偷盜,三、不邪淫,四、不妄語,五、不飲酒,六、不抽菸不吸毒不嚼檳榔,七、不賭博不投機取巧,八、孝順父母調和聲色,九、遵守交通規則,十、不參與政治活動示威遊行。
前五項為佛教五大根本戒,後五項則為證嚴上人針對現代社會發展的特殊形態,所提出的生活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