聆聽與覺察

0觀看次
A- A+

文・簡毓嫺(新竹)

「很多人對自己說了什麼話毫無自覺,注意力都放在聽他說話的人有什麼反應。但我已經習慣跟自己對話,怕說話傷到人,所以我才會很少說話,也慢慢說話,因為我得認真聽自己講了什麼話。我不知道聽的人會記住我說過的哪一句話,但最起碼,我自己要能清楚我曾說過這句話。」

德昕師父認為「說我所做、做我所說」,將心中最真實的感受分享出去,別人才易受感動。(攝影/周幸弘)

在知客室執事,經常要與人說話分享。德昕師父說話慢,並習慣「反芻」自己說的話。由於童年的經驗,讓他深刻體悟到語言的力量,因為不當言語,可能會造成傷害。

對自己說的話負責。德昕師父奉行上人的教誨,「說我所做、做我所說」,將心中最真實的感受分享出去,別人才易受感動。一旦覺察到自己的分享陷入彈性疲乏,德昕師父會立即反思並從執事中,重新挖掘感動點。從這樣的自我覺察中,德昕師父領悟到「法還是要跟生活結合在一起」。

在精舍修行,德昕師父認為最難言傳的是智慧,因為智慧要從身體力行中去累積。(攝影/江昆璘)

「上人說:『做慈濟就是要好好做人』。不只要做好人幫助別人,若沒有內修,只在知識上追求,心性上就不見得能有改變,如此便無法顯現德行。」在精舍修行,德昕師父認為最難言傳的是智慧,因為智慧要從身體力行中去累積。

「『修身養性、端正行為』是上人為『修行』二字下的註解。上人不說他發願救世,而是發願淨化人心,因為上人是從自己開始做起。」

在精舍這個大家庭,德昕師父感恩有開闊的空間可以學習,能夠發揮自己的良能,提升自我價值,而非局限在小家庭內。他舉例非洲的「黑珍珠」菩薩們很快樂,因為她們發現生命的價值是無限的。

「甘願做,歡喜受。學會如何去愛人,才是修福又修慧。」心寬念純的心性,在德昕師父那雙彎彎帶著笑意的眼睛裡,表露無遺。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