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道場

0觀看次
A- A+

佛法非唯誦經,修行亦不是獨善其身,而是要面對大眾,進一步為苦難人付出;人人能平安、歡喜,且做得輕安,才是真正的慈濟道場。

──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

大殿佛像(一)擺設沿革

慈悲於大,化道三千,無我無人,清淨證虛空;
佛法無邊,普遍十方,非空非相,真如玄妙境。
──山西大同善化寺詩聯

精舍大殿的佛像非常素雅莊嚴,三尊都是以乳白色的玻璃纖維塑造的──正中央是本師釋迦牟尼佛,佛像的左邊是觀世音菩薩聖像,右邊是地藏王菩薩聖像。佛菩薩栩栩生動的法像──慈顏溫藹,雖然他們只是素雅的「塑像」,沒有金碧輝煌的金身裝飾,但卻象徵著佛菩薩時時攝受、護念一切眾生的悲心願力,因此深深攝受著所有慈濟人的心!

不過,精舍佛像的擺設曾經過幾次變化──民國五十八年精舍大殿剛落成時,原本正中央供奉一尊象牙雕成的觀世音菩薩聖像,佛龕旁有西方淨土畫像,外面有玻璃門可關上,比較小巧簡單。後來師媽請來「三寶佛像」供奉於中央,前面再供奉觀世音菩薩。

接著是三寶佛像供於中間,藥師佛和觀世音菩薩聖像供於兩旁,那時都是小尊的聖像,和現在的不同。直到民國六十年,塑了現在供奉的這一尊地藏王菩薩,為了配合比例,所以供奉於中間。當時的佛龕都設有布幔,有時人多了,布幔圍起來,前半部的空間又可暫時權充臥室。

民國六十三年後棟的辦公室建好,資深的師兄們才遷入新居,讓大殿的空間全部騰出來,使它恢復唯一大殿的功能,而不再是「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」的綜合功能空間,佛龕也往後挪,靠著牆壁。

後來,台中的達宏法師請來「釋迦牟尼佛像」,即目前供奉的這一尊。民國七十年,台北「老大」師姊(陳美珠,委員編號43號)的女兒又請來「觀世音菩薩」,至此才組成目前精舍大殿佛像的擺設。由佛像擺設的沿革可知──確實一切因緣生,一切因緣成!願慈濟人共同珍惜因緣,以慈濟的精神廣修福慧。

(整理/釋德懋;攝影/古亭河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