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喜就是菜味香,如果有歡喜心,不論吃什麼菜都會覺得很甜;勤學法味濃,如果凡事願意勤學,則濃厚法味都在其中。
──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
焚香
明窗延靜書,默坐消塵緣;即將無限意,寓此一炷煙。
當時戒定慧,妙供均人天;我豈不清友,於今心醒然。
爐煙嫋孤碧,雲縷霏數千;悠然凌空去,縹緲隨風還。
世事有過現,薰性無變遷;應是水中月,波定還自圓。
──北宋古詩〈焚香〉.陳與義
課誦前點燃沈香,誦唱「爐香讚」,香雲裊裊,虔誠觀想,諸佛現前......
「爐香乍熱,法界蒙薰」,香雲梟梟上升,化成祥雲,法界蒙薰。雖然天地寬闊,只要以虔誠的心焚香,香雲就會化成朵朵祥雲,遍滿十方法界。
「諸佛海會悉遙聞」,十方法界的佛菩薩,感應祥雲,乘著祥雲不斷湧現,所以說「隨處結祥雲」。
「誠意方殷」,佛菩薩聞到香味、聽到心聲,感應到我們虔誠的心,自然「諸佛現全身」。
此時「諸佛現全身」,應是自我清淨的佛心,在最虔誠時候,本身佛性現前,而非外來的諸佛菩薩。所以,上人常說念佛念到佛心為己心時,就能體會佛心,最誠意的時候就是佛性現前時。
接著,更要虔誠。「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」,虔誠皈依所有香雲蓋裡的佛菩薩。
(整理/釋德懋;攝影/古亭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