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薩道很遼闊,很長、很遠,我們所要成就的大業,就是佛法。現在與未來,跟你有緣的,跟慈濟有緣的,每一個人都要去帶動,要傳承如來家業,讓它在人間更廣、更寛、更大。
──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
如來家園(三)大殿
靜思精舍大殿建於一九六八年,當時什麼都沒有,一切克難。為了建大殿,除了師媽資助的二十萬元外,常住還負了七年的債務,為了這筆債務,四個師兄弟同心合力墾植三甲地,想以農作物的收成來分期還清,因此有學種水稻,卻施肥過多的慘痛歷史。每次德慈師父提到「綠豆色下垂的稻穗,幾天後又全部乾枯直豎,不禁百感交集,忍不住站在田埂上望天落淚......」
所以,靜思精舍開始時,也只有大殿,當時的大殿要當佛堂、寮房,又要當辦公廳。那時每年打佛七,這樣的空間已足夠了,大家都覺得很滿足。但慈濟不斷向前走,現在慈濟人都已坐在靜思堂的拜經椅上了。
克難慈濟功德會從小小的普明寺到靜思精舍,到靜思堂......感恩所有慈濟人的付出,大家恆持初發心,從開始一路緊跟證嚴上人的腳步,未曾停歇。而這座灰白、清靜又溫馨的道場,是所有慈濟人的如來家園,早已成為全球慈濟人衷心嚮往的「心靈的故鄉」。
(整理/釋德懋;攝影/羅心薷)